唐朝造就李白

作者:网友投稿 -
唐朝造就李白

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唐朝造就李白,以及李白歌行体诗的艺术成就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。

本文目录

  1. 李白和杜甫代表了唐诗的巅峰
  2. 李白的主要成就
  3. 李白歌行体诗的艺术成就

[One]、李白和杜甫代表了唐诗的巅峰

李白和杜甫是唐诗的两座丰碑,“诗仙”和“诗圣”的称号,足以说明两个人的诗歌造诣,只是李白更加偏向写意,杜甫更加偏向写实风格,两个人相差十来岁,作为迷弟的杜甫更多的忧国忧民,李白更多的时肆意洒脱,唐朝人对于李白的评价似乎更高一些,而宋朝文人更加推崇杜甫,他们俩写的同名诗,可以做个比较。

[Two]、李白的主要成就

李白的乐府、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比较高。其歌行,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,空无依傍,笔法多端,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、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。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,飘逸潇洒,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。

《上阳台帖》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,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。纸本,纵28.5厘米,横38.1厘米。草书5行,共25字。款署“太白”二字。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“青莲逸翰”四字,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:“唐李太白上阳台”七字。

李白不仅文采斐然,喜欢剑术。他“十五好剑术”,“剑术自通达”。李白的诗,裴旻的剑术,张旭的草书合称唐代三绝。

据统计,《全唐诗》李白诗中“剑”字共出现了一百零七次,除去作为地名的“剑阁”三次,“剑壁”一次,武器之“剑”犹有一百零三次之多。

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,以“奋其智能,愿为辅弼,使寰区大定,海县清一”的功业自许,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“谈笑安黎元”的理想。他以大鹏、天马、雄剑自比:“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。假令风歇时下来,犹能簸却沧溟水。”(《上李邕》)。他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,像诸葛亮兴复汉室。

[Three]、李白歌行体诗的艺术成就

〖One〗、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有:[One]、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,塑造出自己的形象;[Two]、大多数意象都超越观实;[Three]、运用生动、夸张等手法;[Four]、想象丰富,极具浪漫主义色彩;[Five]、语言艺术豪放。

〖Two〗、李白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、“谪仙人”,唐代诗人,被称为“诗仙“。神龙元年,李白五岁,发蒙读书。十年后,李白已诗赋多首,还得到了社会名流的推崇,并从事干谒活动。开元六年,李白到江油、剑阁、梓州等地出游。正式开启了出游之路。

〖Three〗、开元十二年,李白再游成都、峨眉山、渝州。第二年,李白“辞亲远游”。开元〖Fourteen〗、年,李白在陈州结识孟浩然。开元二十一年,李白开山田,以耕种为生活。天宝〖Fourteen〗、载,安史之乱爆发,李白与家人分散,到庐山屏风叠隐居。上元三年,李白病重,在把手稿交给李阳冰后,赋《临终歌》辞世。

关于唐朝造就李白,李白歌行体诗的艺术成就的介绍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