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冬天有什么糕点吗

作者:网友投稿 -
唐朝冬天有什么糕点吗

很多朋友对于唐朝冬天有什么糕点吗和有哪些关于“糕点”的古诗不太懂,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有哪些关于“糕点”的古诗
  2. 点心古代叫什么
  3. 什么是奶酥雕花玉露团

[One]、有哪些关于“糕点”的古诗

《南歌子(谢送菊花糕)》宋代:王迈家里逢重九,新篘熟浊醪。

[Two]、点心古代叫什么

〖One〗、先秦时期,民间用茶叶原汁煮羹为食。汉晋的茶食略有变化,文人喜欢在茶汤放点佐料调味。唐宋时期,百姓以茶为媒介,开始制作各色食品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茶食成为点心的一部分。

〖Two〗、此外,东晋干宝在《搜神记》中,出现了小食一词,这词原意是指早餐,后来有了点心的意思。南宋文人吴曾撰写的《能改斋漫录》中,认为“世俗例以早餐小食为点心,自唐代之时,已有此语。”说明从唐朝开始有“点心”这个词了。

[Three]、什么是奶酥雕花玉露团

〖One〗、玉露团即奶酥雕花,唐代出现的油酥的雕制品,叫“玉露团”

〖Two〗、在《清异录》记载下来的菜点名单中,直接涉及到“酥”的就有四种。其中,有一种“玉露团”,旁注:“雕酥”。显然正是酥山一类的工艺化的奶油糕点,要经过雕琢加工。还有一种“贵妃红”,旁注:“加味红酥”。从字面上推测,是在酥中添加了调味剂和色素,因此有了特别的味道,而且呈绯红色。烧尾宴是唐代公卿大臣进献给皇帝的一种特别的宴席,《新唐书?苏■传》中就提到:“时大臣初拜官,献食天子,名曰‘烧尾’。”在8世纪初唐朝大臣献给天子的丰盛宴席中,就有奶酥糕点,可见那一时代的宫廷和民间对这一类食品都不陌生。

〖Three〗、由此看来,早在马可?波罗来到中国之前的几个世纪,中国人就在大吃冷冻奶油点心了。到了马可?波罗来到之际,这种点心对元朝人也毫不陌生。如元人贡师泰就有一首《寄颜经略羊酥》诗,诗云:“三山五月尚清寒,新滴羊酥冻玉柈(盘)。何物风流何可称,兔毫花沦小龙团。”“新滴羊酥冻玉柈(盘)”一句,与《苏合山赋》中提到的“酥山”做法完全一样。对如何享受这样的美味,贡师泰很有美食家的眼光,据他看来,惟有用比较好的“小龙团茶”在兔毫盏中点出好茶水,才与吃酥山相配。想象一下这样的一个场景:在14世纪,一位中国的有闲阶级一边品啜新茶,一边吃着香甜的冷冻奶油点心。你要是想看到一位英国绅士这样享受人生,还得再等上好几个世纪呢。也许,马可?波罗来到中国之后,见识到的就是“酥山”一类的冷冻奶油糕点,于是他就把这种美味的做法带回了欧洲,日后发展成了我们今天所吃的冰淇淋。不过这已纯属臆测,没有任何根据了。其实,欧洲人完全可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发明冰淇淋,马可?波罗是否从中国带回去了冰淇淋并不重要(据说关于“马可?波罗究竟到没到过中国”还有争议),冰淇淋是否中国人发明的,也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我们应该了解到,古代中国人的生活面貌究竟可能是什么样子,它所反映出的是一种内容多么丰富的文明,而这一切又怎样地正在被后人忘记。

〖Four〗、(类似酥山一类的奶油糕点,在唐代并不鲜见。宋人陶谷《清异录》中记载,武则天死后,章怀太子的亲兄弟、唐中宗复位(707—710年)的时候,韦巨源拜尚书令,曾经向中宗、韦后进“烧尾宴”。这一次“烧尾宴”的食谱一直流传到了宋代)

OK,关于唐朝冬天有什么糕点吗和有哪些关于“糕点”的古诗的内容到此结束了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