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不等于唐朝

作者:原创编辑 -
唐朝不等于唐朝

大家好,如果您还对唐朝不等于唐朝不太了解,没有关系,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唐朝不等于唐朝的知识,包括北宋时的特点和唐朝的区别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,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,下面我们就开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唐代1斤等于多少两
  2. 北宋时的特点和唐朝的区别
  3. 唐朝时期百尺等于多少厘米

[One]、唐代1斤等于多少两

唐朝每斤等于596.82克。古代每个朝代一斤的重量都不一样:西汉:1斤=258.24克;东汉、魏晋:1斤=222.73克;南齐:1斤=334.10克;梁、陈、北魏:1斤=222.73克;东魏、北齐:1斤=445.46克;北周:1斤=250.66克;隋朝:1斤=668.19克;唐朝:1斤=596.82克。

[Two]、北宋时的特点和唐朝的区别

〖One〗、一个繁荣的国度,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经济高度发达,唐宋两朝的繁华与富庶,让他们成了中华文明史上的两颗璀璨明珠。不过,在经济表现特征上,他们至少有两个明显的差异。

〖Two〗、其一,唐朝长于农业,宋朝长于手工业和贸易。

〖Three〗、隋唐承继于魏晋南北朝,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不但促进了民族融合,更重要的是经济重心的南偏。由于战乱,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,为南方的农业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
〖Four〗、唐朝中叶,全国耕地面积扩充到850万顷,远高于宋朝的峰值520万顷。高度发达的农业,让唐朝的粮食储备极其丰富。天宝八年,官仓存粮达9600万石,粮价最低的山东地区,每斗仅8文钱,相当于一文钱可以买到近2斤粮食。

〖Five〗、宋朝由于疆土面积缩水,耕地面积远不如唐朝,但手工业和贸易的高度发达,让农业的比重大大降低。宋朝在陶瓷、纺织、造纸、冶炼、造船业等方面发展迅猛,由此推动了航运、世界贸易和金融业的蓬勃发展。

〖Six〗、跟唐朝多以官方贸易交流不同,宋朝的民间贸易成了主角,朝廷还设立了市舶司专门,专门管理海外贸易。广东、福建一带聚集了大批海外商人,开辟了一条新的海上丝绸之路。福建蒲氏家族,就是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移民,蒲寿庚甚至影响了南宋帝国的命运。

〖Seven〗、南海一号沉船的出水,让今天的我们都不由惊叹于大宋王朝的经济繁荣。

〖Eight〗、其二,唐朝是国家富强,宋朝是民间富庶

〖Nine〗、民富与国强不对立,二者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。从经济角度看,我们看到的是唐朝的富裕,体现在了大唐帝国的国家强盛,万国来朝就是这种国家实力的体现。

〖Ten〗、宋朝的财政收入其实远高于唐朝,但相对于巨大的财政支出还是显得捉襟见肘。宽松的经济政策,让大宋的民间经济得到了充实,但缺少国家意志的导引,它又带来整体实力的虚弱,甚至让整个社会堕于纸醉金迷。

1〖One〗、一直以来,关于“藏富于民”还是“藏富于国”争论不休,其实看看唐宋两朝的差异,再看看某些国家的衰退现状,我们就应该知道,至少在外部威胁存在的情况下,国强要远比民富更重要!

1〖Two〗、唐朝初年,门阀政治的毒瘤被清除了,但是其影响力却伴随大唐一朝,尤其是开元盛世之后,豪门政治复苏,葬送了高宗和武周时期政治平民化的成果。

1〖Three〗、当然,这不能完全怪李唐王朝,毕竟他们从南北朝门阀时代走来,历史的阶段性无法跨越。

1〖Four〗、唐朝虽然继承了隋朝的科举制,为平民进入仕途打开了一扇窗,可门第的等级差异依然很清晰,平民想进入政治核心阶层难度非常大。翻开唐史,李、杨、崔、卢、郑、赵,这几个大姓出现的频率比较高。

1〖Five〗、豪门政治往往带来皇权的式微,中唐以后,皇权为了对付豪门集团,被迫拉宦官集团为盟,进而引发宦官政治与藩镇两大毒瘤的危机。

1〖Six〗、相对于唐朝,宋朝更接近于“平民政治”。完善的科举制,有效保障了“文官治国”的国策,也是从宋朝开始,孔子给读书人指明的“读书做官”这条光明大道,才真正对天下仕子敞开。

1〖Seven〗、靠家族势力世代延续政治遗产的根基,在宋朝荡然无存,官场上盛行“**争鸣”,士庶之间的鸿沟基本消除,“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成为一条可行的人生通途。

1〖Eight〗、大宋庞大的官僚机构,对帝国中央集权,以及促进政治生态的稳定性,起到了奠基性作用。可也因此带来一个弊端——党争,这个弊端,最终引发了政治危机,甚至间接把北宋推上了不归路。

1〖Nine〗、古代中国一直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,甚至被他们统治,如两汉时期的匈奴,南北朝时期的鲜卑等。

20、西汉为了打败匈奴,汉武帝几乎耗尽了汉帝国的财力,西晋干脆亡于匈奴,五胡十六国让北方汉民锐减了一大半。

2〖One〗、可盛极一时的突厥,都没机会伤到大唐的根本就被肢解了,为什么呢?并非突厥实力不强,那个强大的突厥斯坦远不是匈奴能比的,只是他们很不幸碰上了军事实力独步天下的大唐。

2〖Two〗、“万国来朝”与“殖民瓜分”其实只有一步之遥!人家大老远跑到中国干什么?还不是为了一个“利”字!当国家的实力足以压制对方,来的就是客人,他按照你的规则生财。当国家的实力弱于对方,来的就是强盗,你将被迫接受强盗的逻辑。

2〖Three〗、强大的军事实力,让大唐有资格成为规则的制定者,想要享受红利,就得按规矩办事,所以“万国来朝”。

2〖Four〗、孱弱不堪的大宋,引发的是强盗的贪婪,以及野蛮的侵略和掠夺。吃你的拿你的,你还得还得按他的规矩来,这就是契丹、女真的逻辑。

2〖Five〗、古今中外,概莫能外,慎之,慎之,再慎之!

2〖Six〗、大唐的思想开化及民风的开放,即便放到今天,都会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。

2〖Seven〗、比如唐朝的女性地位之高,整个封建和帝制社会绝无仅有,女人再婚、养情人在上层社会见怪不怪,甚至出现一批吃软饭的男人。武则天能做皇帝,跟那个社会的特性有关,这也是几千年只有一个女皇的原因。

2〖Eight〗、再比如唐朝对异族的包容与接纳,让他成为一个“移民国家”,众多的外国人长期逗留大唐,甚至选取了定居大唐。这些人在享受特殊待遇的同时,甚至有机会谋得一份官职,没有人对他们投以歧视的眼光。

2〖Nine〗、比如日本人阿倍仲麻吕,高句丽人高仙芝,粟特人安禄山,铁勒人仆固怀恩,契丹人李光弼。

30、在思想文化方面,唐朝也是高度开放,佛教、道教、伊斯兰教、基督教、萨满教、景教、祆教、拜火教,都在东方找到了他们生存的土壤。

3〖One〗、与开放的大唐相比,宋朝则更趋向于保守内敛,尤其是程朱理学的盛行,让礼教成了套在全社会身上的精神枷锁。从此,原本活跃的思想文化被禁锢,从学术到日常生活,都趋向于儒家制造的标准模板。

3〖Two〗、大体上,我觉得唐朝就像一个血气方刚、充满朝气的年轻人,他不拘泥于规矩,无所畏惧,他还不成熟,身上甚至有几分霸气、匪气。宋朝则更像一个成熟稳重、事业有成的中年人,他不屑于秀肌肉,看不惯潮流,气度典雅,却又暮气沉沉。

[Three]、唐朝时期百尺等于多少厘米

唐朝时,一尺约等于现在的九寸三分(30.7cm);百尺自然就是九尺三寸了。

中国度制以尺为基本单位,由于历代尺度单量不一,尺的长短代有不同,在我国历史上尺度是由短变长的,周朝时的一尺,约等于现在的五寸九分多;秦朝时的一尺约合现在的七寸二分;汉同秦制,但新莽时,一百粒粟子挨个排列一列,其长为一尺,合二十三厘米,相当于现在的六寸九分;唐朝时,一尺约等于现在的九寸三分;清朝的一尺等于现在的九寸六分;现在我国使用的市尺长度是十寸,合三十三厘米.

由于尺的用途不同,我国的尺制历史上有三个系统.

一是律用尺.这是法定尺,也即官尺.“度之制,生于律,因考律而定尺,是为历朝定制”.八把古尺中的古律尺、周尺、工部营造尺都为法定之官尺.古律尺相传为黄帝命伶伦造律之尺;周尺是周时的法定尺;工部营造尺则是清朝法定之尺,清初,度量衡的标准沿袭明遗制,较紊乱,到康熙、乾隆时经过总结、厘定才渐划一,由工部制造法定器具颁发全国,统一标准,所以工部营造尺又名“部尺”.

二是木工尺.中国的木工因农业而兴起,木工造车及农具本应用律用尺,但自周代起,木工自造用尺,并师徒相传,自成一个体系.鲁班是木工之圣,所以木工尺又称“鲁班尺”.

关于唐朝不等于唐朝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能帮助到您。
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