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李渊钱币

作者:侠名 -
唐朝李渊钱币

很多朋友对于唐朝李渊钱币和唐朝前十珍稀古钱币不太懂,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唐朝前十珍稀古钱币
  2. 宝文钱制含义
  3. 最早的四字货币

[One]、唐朝前十珍稀古钱币

开元通宝是唐高祖李渊时就开始铸造,钱文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所书写。“开元”指开国,开辟新纪元之意。至于“通宝”,据说也是欧阳询首创,意思就是流通中的宝物。

唐朝由盛而衰的起点就是著名的“安史之乱”。在公元759年,叛将史思明杀死安禄山之子安庆绪,在范阳称“大燕皇帝”,篡夺安禄山大燕政权。760年6月,史思明销毁洛阳铜佛铸造“得壹元宝”钱,一枚相当于开元通宝一百枚流通使用。得壹元宝制作工整,钱径约3.5厘米,重12.5克左右。其背面一般都有月纹。其中,穿上、下、左、右皆铸有月纹之币,尤为鲜见。据说,星月纹寓意“进步”和“成功”。

[Two]、宝文钱制含义

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,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,如“半两”、“五铢”等。到了唐高祖武德四年,李渊决心改革币制,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,取“开辟新纪元”之意,统一铸造“开元通宝”钱,此后我国的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,都以通宝、元宝相称,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“民国通宝”。“开元通宝”四字为隶书,端庄大气,为当时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书。开元通宝每十文重一两,宣告了钱币十进制的开始,同时一反秦汉旧制,钱文不书重量,宣告了铢两货币的结束和宝文制钱的开始。

[Three]、最早的四字货币

唐高祖武德四年(621年),李渊决心改革币制,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,取“开辟新纪元”之意,统一铸造“开元通宝”钱。“开元通宝”一反秦汉旧制,钱文不书重量,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、元宝的演变。“开元通宝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。此后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,都以通宝、元宝相称。

唐朝李渊钱币和唐朝前十珍稀古钱币的问题分享结束啦,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?欢迎您下次再来哦!
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