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时中书省做什么官

作者:侠名 -
唐朝时中书省做什么官

今天给各位分享唐朝时中书省做什么官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中书省是干什么的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中书省别称
  2. 中书省制特点
  3. 中书省是干什么的

[One]、中书省别称

〖One〗、紫微在我国古代是指紫微垣,自汉代起就用来比喻帝王的居处,即皇宫重地。唐代的中书省设在皇宫内,是国家比较高的政务中枢。《新唐书?百官志二》载:“开元元年,改中书省曰紫微省,中书令曰紫徽令。”

〖Two〗、紫薇花名与“紫微”协音,字形相近,仅于“微”上多一草字头,加之植物本身所具有的魅力,“取其耐久且烂漫可爱也”,于是当中书省改名紫微省后,紫薇便被广泛植于皇宫中,由此我国紫薇的栽培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,紫薇在统治阶层里受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规格待遇。

〖Three〗、尽管几年后,紫微之名废弃,复称中书省,但紫微省、紫微令的影响却深远。不仅让紫薇花在皇宫中扎下了根并向民间扩散,而且后来官场中凡任职于中书省的官员,皆喜以“紫微”别称之,如唐代诗人杜牧当过中书舍人,人称“杜紫微”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诗“丝纶阁下文章静,钟鼓楼中刻漏长。独坐黄昏谁是伴,紫薇花对紫微郎”,也描述出紫薇花与紫微官署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
[Two]、中书省制特点

〖One〗、中书省,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,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。汉朝始设,曹魏改称中书监,晋朝以后称中书省,为秉承君主意旨,掌管机要,发布皇帝诏书、中央政令的比较高机构。沿至隋唐,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(三省六部制),为中央比较高政府机关。

〖Two〗、唐宋以中书令为长官,任首席宰相;以中书侍郎为副长官,为固定编制的宰相;以中书舍人为核心官职,掌管省内机枢政务。元朝时中书省设中书令为比较高长官,其下设中书丞相,总掌全国之政。明朝以左右丞相为中书省长官,统辖六部,洪武十三年废除。

〖Three〗、中书省作为正规的宰相机构,掌管制令决策,是中央比较高权力机关,其长官中书令是制度规定的首席宰相。中书令不常设时,副长官中书侍郎即为首席宰相。南北朝、唐朝中后期及宋朝,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实际长官,行使宰相权力。

〖Four〗、现代行政区划的“省”,即来源于元朝中书省设于各地的派出机构“行中书省”。元朝以中书省总理天下政务,又于各路设置行中书省,分掌地方政务,归属于中书省管辖,行中书省管辖的区域即省级行政区划的雏形。中书省为中央政府,行中书省为省级政府。

〖Five〗、国家执政中枢机构名称的变化:汉武帝之前是权力相对独立的丞相府,汉武设置中书机构和内朝官以强化皇权、消弱丞相府的行政大权;西晋设立中书省使得丞相权力更依附于皇权,但实权关系高于名义关系,后来中书省变得相对独立了。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﹐乘机废明朝中书省,只留置中书舍人,权责地位已与先朝大异。

[Three]、中书省是干什么的

〖One〗、中书省是正规的宰相机构。中书省作为正规的宰相机构,掌管制令决策,是中央比较高权力机关,其长官中书令是制度规定的首席宰相。中书令不常设时,副长官中书侍郎即为首席宰相。

〖Two〗、南北朝、唐朝中后期及宋朝,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实际长官,行使宰相权力。中书省,中国古代中枢官署之名,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。

〖Three〗、汉朝始设,曹魏改称中书监,晋朝以后称中书省,为秉承君主意旨,掌管机要,发布皇帝诏书、中央政令的比较高机构。

唐朝时中书省做什么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中书省是干什么的、唐朝时中书省做什么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。
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