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信函

作者:原创编辑 -
唐朝信函

大家好,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唐朝信函这个问题,古代书信格式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关于信件的古诗
  2. 古代书信格式
  3. 古代四种传信方式

[One]、关于信件的古诗

〖One〗、洛阳城里见秋风,欲作家书意万重。复恐匆匆说不尽,行人临发又开封。——唐代张籍《秋思》译文: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,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。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,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。

〖Two〗、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——宋代李清照的《一剪梅·红藕香残玉簟秋》译文:仰头凝望远天,那白云舒卷处,谁会将锦书寄来?雁群飞回来时,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。

〖Three〗、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——出自唐代杜甫的《春望》译文: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,家书难得,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。

〖Four〗、江水三千里,家书十五行。行行无别语,只道早还乡。——明代袁凯的《京师得家书》译文: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,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。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,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。

〖Five〗、欲寄彩笺兼尺素,山长水阔知何处。——宋代晏殊《蝶恋花·槛菊愁烟兰泣露》

[Two]、古代书信格式

2.古代书信一般分为信头、称呼、正文、落款四个部分。

信头包括日期、收信人姓名和住址等信息;称呼和正文内容较为丰富,需要注重表达方式和用词;落款则写上发信人姓名和常驻地点等信息。

3.古代书信的格式是随着历史不断变化的,可以根据不同朝代和文化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。

[Three]、古代四种传信方式

1.鸡毛信:古代羽书的一种,就是在书信上粘插鸡毛,因此又叫“鸡毛信”。这种传递书信的方式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仍在沿用。

2.飞鸽传书:古代用信鸽传递书信的方式,历史悠久,西汉的张骞、东汉的班超,先后出使西域时,都曾用信鸽传递消息。

3.传竹筒:古代用竹筒传递书信的方式,从唐代一直到明、清时期,相沿成俗,竹筒起着保护和传递书信的作用,类似今天的信封。

4.急脚递:古代传递紧急军事情报的一种方式,俗称“传金牌”。始于宋代,元代称为“急脚铺”。相传岳飞一日接连收到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令他退兵,这就是金宇牌急脚递。

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