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懂中医的宰相是

作者:AI创作 -
唐朝懂中医的宰相是

大家好,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唐朝懂中医的宰相是这个问题,唐初到明初有多少名医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块儿来看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唐初到明初有多少名医
  2. 中医药历史上名医辈出
  3. 大医医国小医医人的典故

[One]、唐初到明初有多少名医

1.张宝藏,字澹,唐栎阳(今陕西临潼)人,约生活于公元六世纪。唐贞观年间(627~649),宝藏年已七十,任金吾长,因治好了太宗李世民的气痢病,被授三品文官鸿胪卿,他是我国医学史上官爵比较高者。

2.孙思邈,京兆华原(今陕西省耀县)人,约生于隋开皇元年(公元五八一年),卒于唐永淳元年(公元六八二年),活了一百零二岁(有的考证活了一百四十一岁)。

3.王涛,(生卒年不详)唐朝医学家。是名医王珪的孙子。曾任给事中、邺郡太守等职。勤奋好学,博览古医书多方求教名医,尤以治疗妇科和儿科病见长。著有《外台秘要》一书,记载很多古医方和各种传染病,并特立妇科和儿科专章。

祖籍浙江钱塘,遂为东平郓州(今山东郓城县)人。钱乙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。钱乙撰写的《小儿药证直诀》,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。后人把钱乙尊称为“儿科之圣”,“幼科之鼻祖”。

5.杨士瀛,字登父,号仁斋,南宋医学家,三山(今福建省福州市)人,出身于世医家庭,自幼习医,对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、《伤寒论》等古典医籍及历代医学名著研究颇深,在脉学、伤寒、儿科及内科杂病方面有一定成就。

6.李东垣(1180~1251)李杲,字明之,汉族,真定(今河北省正定)人,晚年自号东垣老人,从师于张元素,著名医学家,他是中国医学史上“金元四大家”之一,属易水派,是中医“脾胃学说”的创始人,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,因为在五行当中,脾胃属于中央土,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“补土派”。

主要著作有《脾胃论》、《内外伤辩惑论》、《用药法象》、《医学发明》、《兰室秘藏》、《活发机要》等。

7.朱丹溪(1281——1358),名震亨,字彦修,义乌(今浙江义乌市)赤岸人。

他所居的赤岸村,原名蒲墟村,南朝时改名赤岸村,继而又改为丹溪村。所以人们尊称他为“丹溪先生”或“丹溪翁”。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,创立丹溪学派,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,后人将他和刘完素、张从正、李东垣一起,誉为“金元四大医家”。

8.张景岳生于嘉靖四十二年,自幼聪颖,因祖上以军功起家世袭绍兴卫指挥使,“食禄千户”,家境富裕。从小喜爱读书,广泛接触诸子**和经典著作。

[Two]、中医药历史上名医辈出

您好,是的,中医药历史上名医辈出,其中包括:

1.华佗: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,被誉为“神医”。

2.扁鹊: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,被誉为“华夏神医”。

3.张仲景:东晋时期的著名医学家,是《伤寒杂病论》的作者。

4.孙思邈:唐代著名医学家,被誉为“医圣”。

5.王叔和:宋代著名医学家,是《金匮要略》的作者。

6.李时中:明代著名医学家,是《儒门事亲》的作者。

7.吴鞠通:清代著名医学家,是《医学启源》的作者。

这些名医在中医药发展史上都有着巨大的贡献,他们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。

[Three]、大医医国小医医人的典故

〖One〗、《黄帝内经》云:大医治国,中医治人,小医治病。一个医生的段位如果达到了大医级别,他就懂得如何治国了,因为道理相通。

〖Two〗、反过来讲,一个人如果具备了治国的思维,那么他对待身体也就是大医的水平了。尽管可能没学过医疗技术,但疗愈的道理他是了然于心的,他会运用看似简单却极具创造性的方法,解决临床医学上棘手多年的问题。

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