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时中亚文化的发展

作者:网络 -
唐朝时中亚文化的发展

大家好,关于唐朝时中亚文化的发展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,不过没关系,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亚五国唐代叫什么的知识点,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,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,还望关注下本站哦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!

本文目录

  1. 回鹘的历史
  2. 中亚五国唐代叫什么
  3. 中亚的历史

[One]、回鹘的历史

〖One〗、回鹘是维吾尔族祖先,由回纥改名而来。回鹘人是游牧民族地区最早过渡到城市生活的民族之一。主要分布于新疆,在内蒙古、甘肃、蒙古以及中亚的一些地区也有散居。

〖Two〗、汉文史料中“回纥”一词来自古回纥文,回纥之名来源于部落韦纥、乌护。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,韦纥居住在土剌河北,乌护居住在天山一带。其后统一铁勒诸部,回纥逐渐成为铁勒诸部的统称。广德元年(763年),英义可汗(牟羽可汗)正式皈依摩尼教,摩尼教成为回鹘汗国国教。贞元四年(788年),武义天亲可汗上表请改称回鹘,取“回旋轻捷如鹘”之义。元和三年(808年),保义可汗连续击破吐蕃、大食,征服葛逻禄,收复北庭、龟兹,疆域达到费尔干纳,令唐代丝路交通重新打开。开成五年(840年),回鹘汗国瓦解,漠北回鹘部落大部分南下华北,其余部分分三支西迁,其中一支和天山以北一带原有的回鹘结合,大中十一年(857年),唐朝册封西迁回鹘庞特勤为怀建可汗,开启了回鹘(畏兀儿、维吾尔)崭新历史篇章。

〖Three〗、回鹘汗国是奴隶制社会,人逐水草而居,汗国晚期依照粟特文创制回鹘文,也使用汉文。

〖Four〗、回鹘汗国助唐平定安史之乱,和唐王朝保持着紧密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往来。回鹘人对于中国文化和中亚文化的发展都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。

[Two]、中亚五国唐代叫什么

在唐朝,敦煌以西、天山南北、中亚、西亚地区统称为“西域”,但是也有单独的称呼,比如朝鲜叫高丽、新罗、百济;日本叫东瀛、扶桑汉朝称倭奴;印度叫天竺;越南北部叫交趾;泰国叫暹罗等。

[Three]、中亚的历史

〖One〗、[One]、中亚的地缘中亚和大中亚地区中亚地区一般指中亚五国,但依地缘特点还有一个大中亚概念,分为三个板块:伊朗高原、中亚五国和西域(即新疆)。

〖Two〗、伊朗高原伊朗高原西部是伊朗,东北部是的阿富汗,东南部是巴基斯坦境内(占了巴的一半,另一半为印度河平原)。高原海拔1000~1500米,北是图兰低地,南是两河平原,西是安那托利亚高原,东是帕米尔高原。是欧亚非大陆的交汇腹地。伊朗高原是一个盆地,四面都是山地,中间有条山脉将这个盆地大致划为两块。西部是波斯人,是核心地域。东部东伊朗地区和兴都库什山脉的联系更显紧密一些。在高原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又适时的留出了四个山口,分别与南亚、中亚、西亚进行交流。而南边的那个山口又为波斯人的海上商业帝国奠定了基础。帕米尔高原向东延伸出天山、昆仑山、喜马拉雅山,向西是兴都库什山脉,海拔4400--7700米,不适合人类生存。

〖Three〗、中亚五国中亚五国,即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土库曼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。依地理特点可以分成两部分。一部分是西部的低地/平原国家,包括哈萨克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土库曼斯坦,又分图兰低地和哈萨克丘陵两部分;另一部分是东部的高地国家,包括吉尔吉斯斯坦(大部分是天山)、塔吉克斯坦(大部分是帕米尔高原)。七河地区、费尔干纳盆地、河中地区这三个区域是中亚定居民族较好的生存区域。七河地区、费尔干纳盆地、河中地区这三个区域是中亚定居民族较好的生存区域。天山山脉北麓雪水融化形成一条条河流,河流滋润出绿洲,形成了所谓的“七河地区”。大多数都向西北向流到了巴尔喀什湖,伊犁河是最大的一条,占水流的70%,所以也叫这个地方伊犁河谷,现大部分属哈萨克斯坦。中国史书记载的乌孙、康居就在这个地方。锡尔河从帕米尔高原发源,滋润着一个水草丰美的“费尔干纳”盆地。锡尔河和阿姆河则是著名的“中亚两河”,都注入咸海,中国古代称这个区域为河中地区。

关于唐朝时中亚文化的发展,中亚五国唐代叫什么的介绍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相关推荐: